当今之树葬非古代之树葬:尸悬之树上

  • 新闻博览
  • 2020-01-11
  • 人已阅读
简介东北地区的树葬源远流长,至今遗俗犹存。据本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民族调查资料,生活在林区的鄂伦春人死后,当天就为死者换好衣服,用柳条或松木作棺入殓,或以桦树皮将尸体包裹在距住所不远的树林里选择几棵大树,在高处架设横木,铺上树枝,把棺柩或用树皮包裹的尸体安放在横木架上,巫师念完咒语和死者亲属祭奠之后,葬仪便告结束。葬毕,任凭尸体腐烂和鸟兽啄食,掉下来也不去管,反以为吉。如果葬后一二年内棺材和尸骨还未坠落,则认为不吉利,要再请巫师祷告消灾。

恩亲网东北地区的树葬源远流长,至今遗俗犹存。据本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民族调查资料,生活在林区的鄂伦春人死后,当天就为死者换好衣服,用柳条或松木作棺入殓,或以桦树皮将尸体包裹在距住所不远的树林里选择几棵大树,在高处架设横木,铺上树枝,把棺柩或用树皮包裹的尸体安放在横木架上,巫师念完咒语和死者亲属祭奠之后,葬仪便告结束。葬毕,任凭尸体腐烂和鸟兽啄食,掉下来也不去管,反以为吉。如果葬后一二年内棺材和尸骨还未坠落,则认为不吉利,要再请巫师祷告消灾。

树葬亦称“风弹”,其特点是将死者的遗体安葬在山林中的树木之上。这种葬俗主要流行于古代东北和西南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中,并一直延续到现代。

北朝时期,生活在今东北地区嫩江流域的失韦族,“父母死,男女众哭三年,尸则置于林木之上”《魏书东夷列传》)。唐代活动于辽河上游的契丹族,“死不墓,以马车载尸入山,置于树颠”《新唐书·北狄列传》)。唐人杜佑《通典》记载,鲜卑族之别种库莫奚,“其俗死者以苇薄尸悬之树上”。《清稗类钞丧祭类》云:(“东北边境人死,以刍草裹尸,悬之于树。俟其将腐,解下敷以碎石,薄掩之,如其躯干之长短,盖风葬焉。”这种“风葬”与上述树葬有别,将尸体在树上悬放一段时间,待其腐烂后取下,另用碎石薄葬于地。

东北地区的树葬源远流长,至今遗俗犹存。据本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民族调查资料,生活在林区的鄂伦春人死后,当天就为死者换好衣服,用柳条或松木作棺入殓,或以桦树皮将尸体包裹在距住所不远的树林里选择几棵大树,在高处架设横木,铺上树枝,把棺柩或用树皮包裹的尸体安放在横木架上,巫师念完咒语和死者亲属祭奠之后,葬仪便告结束。葬毕,任凭尸体腐烂和鸟兽啄食,掉下来也不去管,反以为吉。如果葬后一二年内棺材和尸骨还未坠落,则认为不吉利,要再请巫师祷告消灾。

安葬死者的习俗无疑是从古代的树葬演变来的。现代的达斡尔族虽以土葬为主,但对因暴病和难产死亡的人,仍然采用树葬的方式。求古代西南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,也有以树为葬的习俗。明清时期贵州都匀一带的苗民,“人死不葬,以藤蔓束之树间”,把死者的尸体用草藤绑在树上,让鸟兽吃掉。(《都匀县志·风俗篇》)。云南土人对早夭的幼童采用树葬,“凡未满七岁之小儿死时,土人以其先父母而入泉路,目为不孝,乃盛以无盖之棺,悬之树,任鸟啄之”(《清稗类钞丧祭类》)。

广西瑶族和云南景颇族,至今仍对天折的儿童实行树葬。瑶族用破棉絮或棕皮包裹尸体,放进竹筐悬挂在树林里;景颇族用笋叶裹尸或置尸于竹筒内,挂在枇杷树上任其腐烂。“放民俗学提供的资料表明,许多民族的安葬方式与死者生前的居住环境有一定关系。古代实行树葬的民族,多生活在山林之中,他们或其祖先大都经历过“构木为巢”的树居生活,因而死后也要安息在树木之上。换言之,树葬可能起源于远古时代的巢居”习俗,两者当有密切的关系。随着历史岁月的流逝、居住条件的变化和宗教观念的更新,人们不再把树木作为安葬亲长的理想场所,而用来安置那些未成年和非正常死亡者。
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