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川藏戏夏天的快乐:锣钹轰鸣、旗帜飘扬、十分精彩
- 风水民俗
- 2020-02-18
- 人已阅读
川西高原每至秋高气爽之季,藏族人民往往要在宽敞的平坝上表演大型的藏戏,锣钹轰鸣,旗帜飘扬,十分精彩。虽爬山涉水,路途艰辛,但藏民却常常全家老少一齐前往观資,并带上粮食、帐篷、锅碗,一看就是好几天。藏戏,藏语为“呀日赛”,意为“夏天的快乐”。
相传公元1430年,西藏噶举派喇嘛汤东结布(1385-1465)为募集资金修建拉萨河上的曲水铁桥,邀请山南穷结县白纳家的七姐妹组成一个歌舞队,并亲自编导设计,创立了藏戏。这七姐妹长得美丽出众,歌喉婉转,舞姿优美,犹如仙女下凡,故人称藏戏为“阿佳娜姆”(仙女阿姐),而巴塘则称之为“央勒”。
藏戏在宗教跳神仪式的基础上,吸收了民间歌舞、说唱艺术,逐步发展成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戏剧艺术藏戏演出通常不搭舞台,在广场、草地上搭起帐篷演坝子戏”,也无乐队,伴奏主要为羊皮吊鼓和大钹。演员根据不同角色化妆或戴面具皇恩寺陵园。
藏戏演出程序大致分成三个部分:第一部分是序幕,称为“扎西禧娃”,由演员扮成汤东结布的形象,祝福观众人寿年丰,美满如意;第二部分为正剧演出,按故事情节分场进行;第三部分为谢幕,称为“托西交”,演员们伴随着歌舞,接受捐赠,表示感谢,并为观众祝福。
巴塘藏戏,藏语称“江嘎尔”,为西藏藏戏的四大流派之一。据传它是在巴塘纳卡一世时由后藏传来的,后吸收惹芭、弦子等歌舞及民间地方说唱艺术而形成独具风格的巴塘藏戏,在理塘、德格、道孚、脉定等地最为流行,也称为南路藏戏,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。
年年农历八月,巴塘藏戏团即在龙王塘的广场上演出。通常有鼓、钹、长号等乐器伴奏,间或也用笛子、胡琴,但平时只有一鼓一钹,演员上场后即随鼓点和钹声的节奏起舞。鼓点是全场的指挥,旧时击鼓人尚须由纳卡活佛批准方能担任。藏戏演出时,除前台演员演唱外,屑场演员也可帮腔。唱腔也分许多种,男女老幼,喜怒哀乐,各不相同,但表演者要根据自己在剧中所演角色,始终保持一种唱腔,一唱到底。
巴塘藏戏内容多为宗教故事和民间传说,历来演出的剧目主要有7个:《卓瓦桑姆》、《志麦更登》、《文成公主》,《杰布。嘎拉旺布》、《邓月邓珠》、《朗萨王子》和《苏吉尼玛》建国以前,藏戏团每年演出2个剧目,依次轮流更換。1950年,西康省藏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成立,巴塘藏戏团被邀请到康定演出,受到人们好评。1958年在昆明全国少数民族文艺调演中,巴塘藏戏被誉称为“雪山上的牡丹”。文革中巴塘藏戏一度中止,1980年后这朵民族艺术之花重新开放,更为鲜艳。
旧时巴塘藏戏在龙王塘演出,时在藏历八月十五(农历八月初),为巴塘喇嘛寺的“送夏节”。从清朝时起,每逢藏戏演出季节,喇嘛寺便于戏场边架起帐篷,聚会僧众,边念“送夏经”边看戏,人们将这一节日叫做“央勒节”光绪三十二年(1906年)起,因喇嘛寺被毁,寺庙无法举办“勒节”,而藏戏仍然年年演唱。以后“央勒节”又兴19849月,巴塘在此节期间举办了首届物资交流会看戏的,赶会的,每日在万人左右。
本世纪40年代,四川藏区又出现了新的剧种一安多藏戏,因系甘南传入,故称北部藏戏。安多藏戏在曲调上与西藏藏戏完全不同,基本上是甘南流行的拉卜民歌,笆括轻盈婉转的巴塘弦子、幽雅抒情的南坪小调和奖诚淡雅的僧曲“姜会”1其舞蹈吸收了民间豪放的“卓”(脚步动作)舒缓活泼的“格尔”(身段动作),还借鉴了京剧的台步和甩袖等动作。安多藏戏表演时边舞边说边唱,并改广场表演为舞台表演,还引入管弦乐、二胡、四胡、笙、弹琴、笛、箫等乐器,唱腔也全部代以安多山歌、牧歌和曲艺小调,使藏戏得以进一步发展。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