耍狮子龙灯:狮子龙灯齐击鼓、欢娱多处是人多
- 风水民俗
- 2020-02-18
- 人已阅读
四川民间要狮子龙灯,大多在正月初八日以后,城乡处处敲锣打鼓,鞭炮连绵,青壮年耍狮舞龙,闹元宵以庆新年狮子舞在北魏时由胡人从塞外传入中原,时称“北魏瑞狮”,演变至今成为北方狮子舞。四川狮子舞则多受南方狮子舞的影响,俗称“要狮子”,其狮子造型为大头、凸额、钩角,身形斑驳,狮头外壳由竹篾扎成,纱纸贴面,绸布作皮。耍狮子由三人组成
一人舞狮头,一人舞狮尾,一人扮大头和尚。大头和尚头戴笑面具,手执大蒲扇或彩球,逗弄狮子滑稽可笑。还有一人扮小狮子的。狮子随着鼓点起舞,摇头摆尾,跳跃翻滚。耍狮于多沿街边舞边走,或于空地上表演,观者追随围观。最为精彩的是狮子上高桌、登高台,以方桌三、五、七或九张重叠成塔,顶上的一张四脚朝天,狮子盘桓而上,并在最上面的桌脚上玩眺,表演杂技或哑剧,惊险异常。
耍龙灯更为人们喜欢。龙为华夏氏族崇拜的图腾,但世间并无此种动物,为人们想象中的神灵。传说龙有“九似”,即角似鹿、头似驼、眼似虾、耳似牛、颈似蛇、腹似蜃、鳞似鲤、爪似鹰、掌似虎,人们还认为龙能大能小,上可升天,下可潜海,还会兴风作雨。故天旱无雨时,人们就要耍龙灯求雨。民间耍龙灯,便是起源于上古对龙的崇拜和舞龙求雨的活动。
四川耍的龙灯,普遍流行的主要有三种:大龙、彩龙和草龙。大龙又名花龙,分成龙头、龙身、龙尾三个部分,俱用竹木、纸绢扎糊成形,并用绸布相连。龙身彩饰,腹中置灯火,故称为“龙灯”。头多由有名望的男子执掌,龙身由若干节组成,节为单数,一般为7、9、11、13节不等(间或有长达数十节的),一个男子执舞一节;耍龙尾的多为滑稽可笑的小丑。要龙灯时,10余人协调连贯,舞得龙上下翻腾,活灵活现的。大龙前面还有一个持带响声“元宝”的人,逗龙起舞。锣鼓声中,或单龙巡游,或二龙抢宝,甚为热烈。彩龙体型很小,一般为5节和7节。要时只龙头由一人舞,其它都是一人舞两节,也有一人舞一节的。
草龙全由干草扎成,草绳相连,粗糙简拙,真武山公墓往往在人们要龙灯时突然上场,轻便灵活,不择场地。同时有“草龙为大”的说法,大龙或彩龙如途中相遇草龙还得回避,否则就要献礼。过去乞丐、无赖之徒便舞草龙四处要钱,被称为“烂龙“脱节龙”,偶尔也可见,较为独特,头、身、尾无布绳连接,讲究技术,方得连贯以扎、舞龙灯闻名省内外的铜梁等地,还有儿童耍的“菜龙”。将白菜插上竹竿,以绳相连便成“菜龙”。天真的儿童学大人样耍龙灯。
川东、川南等地,还流行一种“板凳龙”。制作很简单,将长板凳的一头扎朵红绸大花作龙头便成,也有用竹、木、纸在长板凳上扎糊成龙形(如土家族);也有将长板凳锯成3节,以铁环相连,两头安上龙头、龙尾而成(如铜梁等地)。舞时由两人持凳腿,高低旋转,翻滚倒立。“板凳龙”在川东南土家族和苗族中盛行,由两人或三人舞,动作变化多且快,有“见龙不见人”之称。土家族祈雨时尚有“泼水龙”的习俗,其龙为柳枝扎成。
四川少数民族中,如羌、藏等族,也盛行耍龙灯。羌族要龙灯一般都不出寨,只是在各家门前旋舞拜年,各家则送上喜钱并敬酒。藏族耍龙灯,则走乡串寨,或进城拜年,虽爬山涉水也不辞辛劳。正月初八以后,狮子龙灯便“金鼓轰然,沿门作戏”翻舞拜年。要龙灯者停在住户、店铺等门前,频点龙首以拜年,然后表演一番。主人除鸣炮欢迎外,依例送上“喜钱”(用红纸封好)。耍狮子的也一样。有趣的是民间习俗以狮灯为大,龙灯遇上狮灯当回避,若无法让开,龙灯便给狮灯“挂红”。
城中人们极喜相随观看,有竹枝词道:“东风吹度好笙歌,几处楼台坐绮罗。狮子龙灯齐击鼓,欢娱多处是人多。”耍龙灯最热闹的场面便是元宵之夜的烧龙”(或称“烧花”)。参加“烧龙”活动的多是彩龙,要龙人除头上包头巾,身着短裤外,赤膊上阵,“嗬嗬”作声,满场奔舞。人们往场中打“铁水花”,将融化了的铁水用木板打向空中,火花四射,满天飞舞。围观的人们阵阵欢笑,将烟火对准彩龙和耍龙者喷射,或往场中放鞭炮。此时场上火光灿烂,硝烟弥漫,锣鼓震天,彩龙狂舞,一片激昂欢闹的气氛。过年也于此达到最高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