玉是山川灵气之瑛可使死者灵气不泄尸体不腐:自古以来玉在丧葬文化的作用

  • 风水民俗
  • 2020-02-16
  • 人已阅读
简介用玉殉葬,也由来已久,良诸文化已有用玉殉葬的情形。古人认为,玉是山川灵气之瑛,含于口中或置于基内,可使死者灵气不泄,尸体不腐。玉能保护尸体不朽。汉代帝王送死都用“珠襦玉匣”,形如铠甲,用金丝连接。汉武帝匣上楼以蛟是弯风顾图纹,被称为龙玉匣。从考古发据中看,西汉诸侯王和列侯的玉衣大多是金侵的,也有银、铜楼和线楼的。

玉衣,又称“王匣”、“玉柙”或“玉極”,是汉代皇帝和高级贵族死后穿的葬服。它是用许多四角穿有小孔的玉片并以金丝、银丝或铜丝相连而制成的,分别称为金镂玉衣、银镂玉衣和铜镂玉衣。

玉衣的发现大致在西汉文帝和景帝时期,考古发现西汉玉衣有咸阳杨家湾汉墓、江苏徐州北洞山汉墓和山东临沂洪家店汉墓等,东汉时在上层社会流行颇广。三国魏文帝曹丕鉴于汉陵多被盗掘,尸骨被抛散,于黄初三年(公元22年)下令禁止厚葬和使用玉衣,从此玉衣消失。那么,汉代皇帝和高级贵族为什么要选择用玉衣作葬物,它反映了一种什么样的丧葬观念?

我国是一个玉文化发达的国家,很早以前,古人就使用玉器了。用玉殉葬,也由来已久,良诸文化已有用玉殉葬的情形。古人认为,玉是山川灵气之瑛,含于口中或置于基内,可使死者灵气不泄,尸体不腐。玉能保护尸体不朽,以,远在商周、春秋战国时期,死去的贵族都要口含珠五将玉片级满死者的身体,如同鱼鳞一样,有的还在死者脸上以“玉面幕”(用玉片级成眼、耳、口、鼻五官形状的面具)。到了汉代,汉人依然十分迷信玉能保持尸骨不朽。汉代杨王孙认为,玉石能使尸体千年不朽,欲化不得。《后汉书·刘盆子传)记载,东汉末年,赤眉军发掘汉帝诸陵,发现西汉各皇帝陵墓中凡穿有玉衣的尸体都保存完好,如同生人一般,这虽然不可信,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玉能防腐的迷信。

另一方面,在中国人的心目中,玉始终是一种高贵的东西。玉是一种具备仁、仪、礼、智、信五德的东西,所以在古代,它多被用来制作贵重的礼器。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和商周时期,我国使用玉器已很普及,许多玉制品已被作为种礼器。如从石斧发展而来的玉钺,不仅是特权显贵的权杖,还表示其拥有军事的统帅权,作为军事首领的象征物,对外负责征战和杀戮,对内有权统辖下属。商周先秦时期,经过礼学家诠释美化,最后成为一种具有超自然力的用品,无所不能,玉成为了人生不可缺少的精神寄托。自新石器时代以来,经久不衰者是玉,与人们生活关系密切者是玉。玉已深深融合在中国传统文化与礼俗之中,充当特殊的角色,发挥着特殊的作用,并打上了政治的、宗教的、伦理的、价直的烙印,蒙上了一层使人难以揭开的神秘面纱。汉代统治者用玉衣作殓服,既是厚葬的需要,更是为了宣扬封建贵族的等级和身份。

按西汉葬制,皇帝和王侯的玉衣都可以使用金缕玉衣西京杂记〉记载,汉代帝王送死都用“珠襦玉匣”,形如铠甲,用金丝连接。汉武帝匣上楼以蛟是弯风顾图纹,被称为龙玉匣。从考古发据中看,西汉诸侯王和列侯的玉衣大多是金侵的,也有银、铜楼和线楼的。

东汉,玉衣的分级使用制度确立。按东汉制,死时使用金玉衣,请仪王、列侯,始封贯人、公主死时使用银侵玉衣、大贵人、长公主死时使用铜玉衣。从考古发面资料看,东汉诸侯王中除中山简王刘焉用哪金铜楼玉衣外、其余如中山穆王刘畅、鲁孝王刘庆忌、陈顷王刘崇和鼓域王及下邳王等,都用银镂玉衣。刘焉因与窦太后及窦宪兄弟关系密切,死后被特赐盛金铜镂衣,丧葬规格高于一般诸侯王和列侯玉衣是汉代皇帝、诸侯王、列侯、贵人、公主等皇室成员的专用殓服,皇室贵族死后用玉衣是汉代丧葬制度的规定,这是一种封建贵族等级和身份的象征。因而玉衣也被用于朝廷对妃妾、外戚和宠臣的特赐,以示礼遇。《汉书)和《后汉书)曾有特别记载:汉桓帝生母原为蠡吾侯翼的腰妾,本不应该享受玉匣待遇,但由于她是桓帝的生母,和平元年(公元150年)被尊为皇后,所以死后以皇后之礼安葬。霍光是汉代重臣,被封为博陆侯,他死后,被皇帝特赐玉衣。董贤是汉哀帝时重臣,深得哀帝宠爱,死后也被赐以“玉衣”。此外,东汉时梁竦、梁商等也被皇帝赐以玉衣。他们虽非皇族,但都是皇帝宠爱的外戚和名臣,所以朝廷特赐使用玉衣,享有与皇族同等的待遇。可见,汉代玉衣也成为笼络臣属,巩固封建统治的一种手段。

我国目前出土的玉衣的西汉墓葬有18座,其中金镂玉衣墓8座、银镂玉衣墓2座、铜镂玉衣墓2座,丝镂玉衣墓一座,其他镂质的玉衣5座。出土玉衣的东汉莫有16座其中有出银镄、铜镂玉衣各一套的有3座,出银钱玉衣的3座,出金铜玉衣的一座,出铜镂玉衣的7座,其他质玉衣的2座。分布在我国北京、河北、山东、江苏、河南、陕西、安徽、湖南、广东和云南的广大地区,其中尤以河北出土最多,这说明,汉代皇族使用玉衣之普及。

汉代玉衣中最具代表性的是1968年河北满城一号墓出土的中山靖王刘胜的金镂玉衣和1973年河北定县40号汉墓出土的中山怀王刘修的金镂玉衣。刘胜是西汉景帝的第九子,他和妻子窦绾都身着“金镂玉衣”。玉衣有头罩、上衣、袖子、手套、裤管和鞋子六部分。刘胜的玉衣全长1.88米,用1100克金丝连缀2498块大小不等的玉片制成。玉片的大小和形状按人体各部分的不同形状而设计,有长方形、方形、三角形、梯形、多边形等。玉片角上穿孔,以便用金丝纺缀。每根金丝都经过细致的加工,并且随部位的不同,既有圆型、扁圆型和麻花型之分,也有单服和多根金丝拧成的合服。

刘修,系西汉宣帝刘询时中山怀王。其金镂玉衣全长1.82米,包括头、上身、双臂、双手、双腿、双足以及角形臂饰二件,在腹部上下垫着的小玉帘二件,共13个部件组成,总计用玉片1203块,金丝约2580克。玉片形状多为梯形和长方形;少数为三角形和不规则的四边形。头部由头罩和脸盖组成;上身分肩部和身部两段联接而成;双臂缀成袖筒状;双手作拳握状;双腿缀成裤筒状;双足均做成齐头高腰平底鞋状。所有玉衣部件都用金丝编缀,金丝编缀方法一般为四孔联结。玉衣质地大部分是青玉和黄玉,色彩协调,正面抛光。

西汉玉衣和玉衣残片还有:

1946年9月,河北邯郸村,象氏侯刘安意铜镂玉衣残片

1955年,江苏徐州石桥,楚王玉衣残片。1956年~1957年,云南晋宁石寨山,滇王玉衣残衣。1970年,山东曲阜九龙山,鲁孝王刘庆忌银镂玉衣残片。

1970年,陕西咸阳杨家湾,周勃和周亚夫银镂玉衣残片

1977年,江苏扬州,刘氏家族铜镂玉衣残片。

1978年,河北邢台,南曲炀侯刘迁金镂玉衣残片。

1978年,山东临沂洪家店,刘疵金镂玉衣残片。

1986年,河南永城僖山,梁王金镂玉衣残片。

1986年,江苏徐州北洞山,楚王金镂玉衣残片。

东汉时期玉衣及玉衣残片有

1955年,河北望都,刘姓皇族铜镂玉衣残片。

1958年,山东东平,东平王家族铜镂玉衣残片。

1959年,河北定县北庄,中山简王刘焉鎏金铜镂玉衣套。

1969年,河北定县,中山穆王刘畅夫妇银缕、铜镂玉衣各一套。

1970年,江苏徐州,彭城王家族银镂玉衣一套。

1974-1977年,安徽亳县董园,费亭侯曹腾夫妇银镂、铜镂玉衣各一套。

1976年,江苏睢宁,下邳王银镂、铜镂玉衣残片。

1980年,河北蠡县,蠡吾侯家族铜镂玉衣残片。

1988年,河南淮阳,陈顷王刘崇银镂玉衣残片。

1993月,河南芒砀,西汉末年梁王完整金镂玉衣套

一件玉衣的制作要经过选料、设计、开片、钻孔、磨制、抛光、编号、拉丝、组装、成形等多道工序,而根据人体部位的不同玉片除占多数的长方略带梯形外,还有长条形、正方形、三角形、圆壁形、橄榄形、半圆形等。汉代玉衣都出自于专门制作玉衣的“东园”匠人之手。制作一件玉衣需要化费大量的人力、物力和财力,所以,玉衣是汉代最高规格的丧葬殓服。

汉代皇帝和皇族用玉衣作殓服,是厚葬观念的产物,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人们玉衣能保护尸体不朽的思想,也是为了宣扬封建贵族的等级和身份。

Top